如何分辨NAND FLASH 等級不同的差異!? SSD效能壽命關鍵!! - 小P的SSD秘密實驗室
2012年4月11日 9:08
HI~~大家好,我是小P
小P用兩週的篇幅好不容易將SSD的Controller介紹完畢了,接下來要講的是比較沒有人注意到的小細節---NAND FLASH顆粒。
大家有沒有想過有些SSD品牌不同,Controller選擇同一品牌,但是價格卻差了一大截?難道是該公司特別佛心嗎?當然不是的,秘密就在於「NAND FLASH」,這個通常不會寫在規格表的另一個關鍵因素。
而NAND FLASH在顆粒上有「同步顆粒」(synchronous NAND flash)與「非同步顆粒」(asynchronous NAND flash)的差別,簡單的來說在大量生產NAND flash時等級較高的就是「同步顆粒」,而在品管階段達不到同步顆粒的效能等級的NAND FLASH就被歸類為「非同步顆粒」,一般來說非同步顆粒的效能與壽命都比同步顆粒的NAND FLASH差。
而您買的SSD到底使用的是同步或非同步顆粒,說實在話除非你將SSD拆開查詢批號,否則永遠都不會知道,有的製造商甚至會將NAND FLASH上面的批號打磨掉(除非像Plextor敢強調是使用同步顆粒,http://www.chiphell.com/thread-346363-1-1.html 的中後段有部分SSD所採用的顆粒批號與種類給大家參考)。
既然「非同步顆粒」效能比較差,那為什麼有的廠商會使用非同步顆粒來製造SSD呢?想當然爾,因為非同步顆粒的成本較低,但在搭配部分Controller之下,如果不做詳細測試看不出差別的,以下圖來說,這是兩款都使用SandForce SF2281控制器,但搭載同步與不同步顆粒的SSD。
▲在規格上幾乎看不出差異。
而且跑ATTO DISK BENCHMARK時也沒有很明顯差別:
但是只要用HD Tune Pro與CrystalDiskMark測試讀寫效能馬上高低立見,這是因為這兩個軟體都不能透過資料壓縮的方式進行測試,所以品質較差的非同步顆粒效能就被比了下去(尤其是CDM中的連續存取與512K這兩個區段)。
其他在Windows的各項運作表現上同步顆粒的表現也會好上許多(如軟體讀取、遊戲、開機….):
最後除了NAND FLASH顆粒等級的不同以外,最後影響效能的就是資料傳輸介面,目前有三種:EDO、ONFI、Toggle Mode。
EDO(extended data output):這個規格最舊,最大讀取速度只有40MB/s。
ONFI(Open NAND Flash Interface):此技術的優點就是非同步顆粒也可以使用,最新的ONFI 2.2的雙通道顆粒輸入200MB/s,SandForce採用的就是此技術。
Toggle Mode:採用類似DRAM傳輸的方式,寫入速度達320MB/s,仍然高過ONFI的雙通道顆粒寫入速度,這也是Marvell採用的技術。
但是不管ONFI或Toggle Mode哪一個傳輸介面,目前8通道讀取的SSD,都已接近SATA2/SATA3介面傳輸速度的上限,而連續寫入是看使用Flash品質,Flash寫不進去這麼快,Controller再快也是枉然。所以聰明的您應該知道應該要挑選那一個傳輸介面與NAND FLASH顆粒的SSD了吧?(給您點小提示,Plextor SSD就是採用Toggle Mode技術與同步顆粒NAND FLASH)
以上資料引用自:
http://www.hardocp.com/article/2011/08/07/nand_flash_faces_off_synchronous_vs_asynchronous/5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mingolin-2008/article?mid=183&prev=184&next=182
http://www.chiphell.com/thread-346363-1-1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